

4月11日,正值霞浦海参大规模收获季节,以“高质量、树品牌、兴产业”为主题的2025霞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办,这是霞浦县委、县政府主导下连续第三年召开海参产业大会。本次大会的相关内容预示着霞浦海参产业将从养殖为主向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霞浦是“中国南方海参之乡”,经过20年“北参南养”模式发展,海参产量已占南方海参产量90%,2024年占全国海参总产量30%。2025年霞浦减量增质,在东吾洋内大幅度清理违规海参养殖鱼排,并创造了网箱生态海参养殖模式,并形成一定规模,网箱养殖的海参品质、翻倍率、操作方式、养殖成本等较吊笼养殖模式有较大提升,其中1-3头大规格海参产量居国内各产地前列。

近年来,全国海参消费市场正在南移,上海、福建、广东等地市场海参消费量不断增长,尤其是福建泉州等地乡厨文化海参用量大幅增加。长期以来,霞浦主要作为全国海参原料基地存在,鲜活海参收获后,主要加工成盐渍海参、冻煮海参原料存储在霞浦有关冷库或销往山东、辽宁等加工企业,霞浦本地深加工和市场开发、品牌建设十分薄弱,产业链短、苗种和加工销售两头在外,严重制约了霞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霞浦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上述问题,在本次大会期间,霞浦县政府与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签订区域公共品牌共建合作协议,旨在打造“霞浦海参”“霞浦海带”“霞浦大黄鱼”等区域公共品牌。同时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签订水产全产业链合作协议,将双方合作领域从苗种繁育、养殖、病害防治延伸至海参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在海参产业发展对话环节,不仅邀请了育苗养殖专家,还邀请了海参精深加工、抖音电商、金融领域的嘉宾,介绍了霞浦海参本土化发展情况,对霞浦海参产业链延伸、增强提出建议和意见。



会议期间还举办了2025霞浦海参参王争霸赛、产业考察、霞浦海参展销会、产销对接会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部门领导、行业协会负责人、行业专家、外地客商、企业代表、养殖大户代表、各级媒体记者等领导嘉宾近300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现场预售霞浦海参500余万斤,销售额2亿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