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海参产业发展,推进霞浦县乡村振兴,3月25日-26日,中共霞浦县委、霞浦县人民政府在霞浦县召开2024中国·霞浦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以“高质量·拓渠道·谋发展”为主题,汇聚行业力量。会议期间举行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大咖云集,干货满满!
在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会上,邀请了来自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原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主任,大连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棘皮动物分会理事长常亚青、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水产学会副会长林琪、霞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方瑞忠、薛长湖院士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姜晓明五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共话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迟飞跃主持了本次对话会。
全国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话

海参产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从左到右)依次为:
迟飞跃、李书民、常亚青、林琪、方瑞忠、姜晓明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局原一级巡视员李书民向大家介绍了国家有关海参产业相关支持政策,并指出,国家重点支持深远海和海洋牧场开发,都与海参产业相关。同时海参产业养殖尾水排放基本符合标准。

大连海洋大学教授,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棘皮动物分会理事长常亚青向大家介绍了通过国家审定的刺参8大新品种,同时指出目前海参产业新品种覆盖率可达50%,新品种在海参养殖增产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常亚青教授认为,未来海参养殖产业关键在增加单位产量,现在正在推广的池塘生态高产养殖和大网箱生态养殖成品海参都是有利于单位产量提升的新模式。下一步,发展深水养殖海参也将成为一个方向。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所长、福建省水产学会副会长林琪认为,提高翻倍率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良种”、“良境”、“良技”、“良法”。一个好的品种是海参高翻倍率的前提条件。我们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掌控海域面积和养殖密度,还要努力开发新技术、新饲料,让海参在最优的生长环境下更加健康,同时也要提高所有养殖户者的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


霞浦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方瑞忠就近年来农信社的海参贷款业务情况、程序、风控以及“短平快”优势进行说明。他表示,农信社海参仓单贷业务已经做了七年,坏账率为零!今年霞浦县委县政府协调各大金融机构,增加海参仓单质押贷款和其它海参金融支持额度,预计总额度将超过70亿元。

薛长湖院士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姜晓明介绍,12年前,薛长湖院士团队与獐子岛集团合作,开发出速发海参这个新产品,目前在市场上已经广泛应用和销售。未来海参加工技术将不断升级和迭代,海参食用将更加营养、美味、便捷,消费者将有更好的体验,必将促进海参市场的深度开发。姜教授还指出,盐渍海参是当时加工、仓储、冷冻技术水平落后条件下的产品,对海参营养和口感是有所损失的,未来技术进步将更多以鲜活海参作为原料,加工的海参产品营养、口感更好。

迟飞跃秘书长在对话环节总结中指出,虽然全国海参总产量在不断增长,估计2023年达到30万吨,尤其是今年霞浦海参预计产值100亿元,让一些加工厂感到销售压力,但海参的销售渠道还远远没有打开,未来海参作为药食同源的食材与餐饮、预制菜产业将深度融合,作为优质滋补品与虫草、燕窝、陈皮、人参等滋补品渠道无缝链接,作为高端礼品与茶酒渠道融合,作为保健食品与药房渠道对接,都将进入实际落地阶段,养好海参,更要卖好海参,国参会未来几年的重点工作将从推广应用养殖技术和新品种,转移到带领全国海参人对接各种渠道,拓展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