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

中国渔业协会海参产业分会

首页 - 综合信息

中国海参发展历程之一:清代以前

2023.09.27

海参,作为一种在地球上生活了6亿年以上的古老生物,给我们带来美味、健康、营养食物的同时,也创造了价值千亿的产业链。回顾海参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几乎就是一个中医药文化里药食同源理论的历史缩影。从今天起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镜头,一起来回顾一下中国海参产业发展历程中那些“尖峰时刻”、关键人物和重要进展。


中国海参发展历程——4000年以前

在距今约4000年以前的大连旅顺老铁山,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这里是黄渤海的分界线。绵长的海岸线散居着几个渔猎部落,海广人稀,遍地是宝。男人出海打渔,女人拎着藤篓子到海边捡贝类,在浅海的礁石里翻翻捡捡,顺便就能捡回一篓子海参。

1976年春,辽宁省考古队开进了老铁山郭家村。在这次发掘中,考古队员们兴奋地发现了几个造型酷似海参的小陶罐,被当地居民称之为“海参罐”。这一发现把中国人食用中国海参发展历程追溯到了距今4000年前的铜石并用时代。


640 (2).png

新石器时期红陶海参罐


海参罐个头不大,高度七八公分,直径五六公分,颈部和腹部分布着行数不等的乳钉,当属于“刺参”。这说明当时的古代先民已经认识到了海参的丰富营养价值,会从海洋中捕捞海参等水产品作为营养来源。


640 (2).png

郭家村遗址


海参之于大连,如同瓷器之于中国。海参是远古先民的生命图腾,海参文化已经浸淫进大连人的骨血。大连文化中流淌着海参的汁液,也蠕动着海参的脉搏。


中国海参发展历程——3000年前至清代


我国水产养殖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475年(春秋时期),范蠡编著《养鱼经》。《养鱼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养鱼著作,详细描述了池塘养鲤的条件等(桑基鱼塘)。


640 (1).jpg

范蠡和《养鱼经》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海参文献是从三国时期开始。吴国沈瑩著的《临海水土异物志》中记载:“土肉,正黑,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文中的土肉即指东南沿海所产的海参。


640 (1).jpg

中华中医传承几千年,博大精深。在浩如烟海的中医古籍中记载了很多有关海参的功效和病例。明代《五杂俎》一书中说:“海参……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清代《本草丛新》,海参有 “补肾益精,壮阳疗萎”的功效。


640 (4).png


《本草纲目拾遗》是清代中医学者、本草学家赵学敏编著的古代中医药学著作,其书以拾《本草纲目》之遗为目的,共十卷,载药921种。《本草纲目拾遗》巻十虫部专门收录了各中医古籍对海参的记载,包括《闽小记》《百草镜》《药鉴》《五杂俎》《药性考》等,也记录了关东韩子雅、蓬莱李金什、福山陈良翰、临安盛天然、宋春晖、慈山杨静山等人关于海参的功效和治疗疑难杂症的描述。


640 (1).png

赵学敬和《本草纲目拾遗》

部分资料由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棘皮动物分会整理提供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